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
脫離了對形上學的敵視狀態
從內容上來說
深度探討了我們看待這個世界時所持有的思想結構

  《個體論》一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說明何以「物體」與「個人」的概念是我們思想結構中極為核心的概念。第二部分則說明這樣的思想結構如何反映在我們談論這個世界的語言中。作者彼得‧弗列得瑞克‧史陶生從常識出發,但卻對常識看法所涉及的各種複雜面向作出極為深刻的省思,這樣的深刻省思無疑是分析哲學的極佳範例。

  第一部分「殊相」(particulars)旨在建立起物質性物體和個人在一般殊相中所占據的中心地位。共分成四章。第一章從殊相的識別(identification)和再識別(reidentification)說起,並藉此給出一些概括性的論證,以論證具有空間與時間性的物質性物體是基本的殊相。第二章藉著探索一個純粹聽覺世界的可能性,而企圖去回答下面這一個問題:是否任何一個包含了客觀殊相在其中的概念架構,都必須以物質性的物體作為基本的殊相呢?該章的結論雖然是相當不確定的,但它卻引導到了下一章中的主題。第三章論證說,在我們實際的概念架構中,個人的概念是一個初基性的概念;而將意識狀態歸給自己的一個必要條件則是:我們必須同時也預備將它們歸屬給其他的人。這一個看法的一個結果是:有關於其他心靈的懷疑論根本無由產生。至此,史陶生建立起了他在第一部分中想要建立的主要主張。第一部分的最後一章則旨在對照史陶生自己的理論與萊布尼茲(G. Leibniz)的學說,並藉著探索這個對照而對後者作出進一步的闡釋與批評。

  本書的第二部分,則旨在於建立、並解釋一般性的殊相的觀念與指稱對象或邏輯主詞的觀念之間的關聯。傳統上,殊相與非殊相之間的區分被認為是以下述不對稱的方式關聯於主詞(subject)與述詞(predicate)之間的區分:殊相只能作為命題的主詞,而不能作為命題的述詞;而非殊相則既能作為命題的主詞,也能作為命題的述詞。史陶生在這一部分想要建立起來的看法主要有二。首先是有關於於主詞與述詞之間實際區分的理據,而這個理據要能夠說明上述這個傳統的看法:「殊相只能作為命題的主詞,而不能作為命題的述詞;而非殊相則既能作為命題的主詞,也能作為命題的述詞。」史陶生認為,該區分可以在某種「完整性」與不完整性觀念的對照裡找到。其次,根據這個被提議的主述區分,殊相是邏輯主詞的典範,但根據類比而來的、對此區分的延伸,殊相和非殊相都同樣可以被說成是一個命題的主詞,因而都是個體。這一部分同樣分成四章。第五章說明了兩種主述詞區分的標準,以及這兩種標準之間的關聯。在第六章中,史陶生提出了他認為是這兩種主述區分標準背後的根本理由,而這一章可以說是本書第二部分中最重要的一章。第七章檢視了一個沒有殊相的語言的可能性,以及這種語言所涉及的問題。在最後一章中,史陶生探討了邏輯主詞與存在概念之間的關係,反對對非殊相的化約式企圖,並倡議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在類比的延伸下被當作是邏輯主詞,或個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弗列得瑞克‧史陶生(Sir Peter Fredrick Strawson)


  1919-2006,英國當代著名哲學家。1948至1987年任教於牛津大學哲學系,1968年起獲牛津大學韋恩福里特教授(Waynflete Professor)殊榮。1960年獲選英國皇家學院院士,1971年獲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榮譽院士,英國王室於1977年封他為爵士。

譯注者簡介

王文方


  1961年生,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哲學博士,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長邏輯哲學、數理邏輯、形上學、語言哲學。著有《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2005)、《形上學》(2008)、《語言哲學》(2011)等書以及四十餘篇學術論文。

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殊相
一、物體
1. 殊相的識別
2. 再識別
3. 基本殊相
二、聲音
三、個人
四、單子

第二部分:邏輯主詞
五、主詞與述詞(1)——兩個標準
1. 「文法的」標準
2. 範疇的標準
3. 這些標準之間的緊張和密切關係
六、主詞與述詞(2)——邏輯主詞與特殊事物
1. 殊相之被引介到命題中
2. 殊相之被引介到言談中
七、沒有殊相的語言
八、邏輯主詞與存在

結論
附錄A:史陶生爵士生平簡介及著作目錄
附錄B:與《個體論》有關之重要研究文獻提要
索引
 

導論

  歷來的形上學往往是修正性的(revisionary),較少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描述性的形上學以描述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思想的實際結構為滿足,修正性的形上學則關心於製造出更好的結構來。修正性形上學的作品一直是長期令人關注的,而非只是思想史上一些重要的插曲而已。由於它們的內容清晰、而其部分洞見又具有強度,這使得它們當中最好的作品在本質上就值得欽羨,並且具有持久的哲學用處。但最後這個好處之所以能夠歸屬給它們,乃是因為有另外一種的形上學,其本身的證成(justification)並不需要概括性研究的證成之外的東西。修正性形上學是為描述性形上學來服務的。無論從其意圖或效果上來說,也許沒有任何現實中的形上學家一直是全然修正性的,或全然描述性的。但我們可以大致這樣區分:笛卡兒(Descartes)、萊布尼茲(Leibniz)和柏克萊(Berkeley)是修正性的形上學家,亞理斯多德(Aristotle)和康德(Kant)則是描述性的形上學家。哲學的諷刺者休姆(Hume)比較難以加以定位。他時而在某一方面是修正性的,時而在另一方面是描述性的。

  描述性形上學的想法容易遭遇到懷疑的態度。這種形上學與所謂哲學的、邏輯的,或概念上的分析有何不同?它與這些分析在意圖上並無不同,只有在範圍及概括性上有別。由於其目標是在赤裸裸地呈現我們概念結構裡最一般性的特色,因而,描述性形上學比較不能夠像一些在研究範圍上較為局限的、部分概念性的研究一樣將太多的事情視為理所當然;因而它們在方法上也有別。在一定的程度上,依靠對實際使用字詞作出細密的檢視,這是哲學中最好、也是唯一可靠的方法。但以這種方法所能作出的區分,以及所能建立起來的關聯都不夠概括性,其成果也不足以達到形上學對理解所作出的完整要求。因為,當我們問說,我們是如何使用這個或那個表達式的時候,不管我們的回答在某個層次上多有啟發性,它還是會很容易就假定形上學家想要揭露的結構的一般性成分,而非去揭露它們。形上學家所要追尋的結構並不輕易地展現在語言的表層,它潛藏在這些表層之下。當語言的引導並不能帶領描述性形上學家走到他所想要到達的地方時,他必須放棄他唯一可靠的嚮導。

  描述性形上學的想法,可能還會受到另一方向上的攻擊。因為,可能會有人主張說,形上學在本質上乃是概念變遷的工具,是一個用來推動或標示新思想方向或新思想風格的手段。我們的概念當然會改變,這樣的改變雖然主要發生在專業領域,但卻不限於此;而即使是專業領域上的改變,也會影響到日常的思維。當然,形上學一直主要關切的,的確是這裡所暗示的這兩種改變。不過,以這種歷史的風格去思考形上學會是一個大的錯誤。因為,在人類的思想中,有一大塊的核心部分是沒有歷史的──或者說,是沒有記錄在思想史上的;有一些範疇和概念,它們最基本的特性是一點都不改變的。顯然,這些不是最精緻思維裡的專業概念。這些是最不精緻思維中隨處可見的概念,但也是思維最複雜的人類之概念配備中不可避免的核心部分。一個描述性形上學所主要關切的,也就是這些概念、它們之間的關聯,以及它們所共同形成的結構。

  形上學有其悠遠卓越的歷史,而其結果是:在描述性形上學中,我們不太可能發現任何新的真理。但這並不是說,描述性形上學的任務曾經,或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在過往,該任務一直被重新執行著。如果沒有任何新的真理可以被發掘,至少我們可以重新發掘舊的真理。因為,雖然描述性形上學的中心主題並不改變,但哲學中用以批判和分析的用語卻經常改變。恆常的關係乃係以不恆常的用語來加以描述,而後者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思想氣氛,也反映了個別哲學家的思想風格。在他使用他那個年代的語詞去重新思考過其前輩的思想之前,沒有一個哲學家會理解它的前輩的想法;而這也正是諸如康德和亞理斯多德這些大哲學家們的共同特性:他們比其他任何的哲學家都花了更多的功夫來重新思考。

  本書只能說部分是、而且適度地是一本描述性形上學的論文。之所以說它僅僅適度地是描述性的,那是因為,雖然書中有些討論的主題是充分概括性的,但我們的討論卻只從一些局限性的、而非全面涵蓋性的觀點來進行;之所以說它僅僅部分是描述性的,那是因為,在第二部分裡所討論的某些邏輯和語言的分類,在相對性上來說也許只有局部的和暫時性的重要性。對於我處理這些分類的方法,我現在可以作出一點概括性的評論。通常大家承認,在分析地去處理某個頗為特定的概念、希望去理解該概念時,尋找一個單一的、嚴格的陳述,以說明該概念在應用上的充分與必要條件的作法,可能不如將它的應用看作是──用維根斯坦(Wittgenstein)的比喻來說──形成一個家族,其成員也許是因為圍繞著某個典範的緣故而被組合起來,而這些成員與典範之間的連結,則是各種直接或間接的邏輯與類比關係。我認為,不論是在企圖去理解普遍性的邏輯與文法結構時,或者是在像知覺哲學或心靈哲學裡處理特定概念分析的時候,這個在理解上的寬容原則都同樣可以被有用地加以引用。

  對我而言,將這本書分成兩個部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第一部分旨在建立起物質性物體(material bodies)和個人(persons)在所有殊相中所占據的中心地位。該部分顯示說,在我們實際的概念架構裡,這兩種範疇的殊相是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殊相,而相對於這些概念來說,其他類型的殊相概念,則一定得被看成是次要於這些概念。本書的第二部分則旨在建立並解釋一般性的殊相觀念與指稱(reference)對象或邏輯主詞(logical subject)的觀念之間的關聯。這兩種觀念間的連結,以及隨之而來的、對於殊相作為典範的邏輯主詞的地位之解釋,可以在某種「完整性」(completeness)的觀念裡找到,而該觀念則在該部分第二章的前半部分中加以闡釋。這個段落是本書第二部分裡的重要段落。然而,這本書的這兩個部分並非彼此獨立的。第一部分中的主張,在第二部分的許多地方被其中的論證所預設,而且在有些地方被其中的論證所延伸,並進一步加以解釋。我懷疑我們是否可能完全理解任何一部分的主要論題,而無需考慮另一部分的主要論題。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4602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第一部分 殊相

一、物體

1. 殊相之識別

我們認為這一個世界容納了一些特殊的事物,其中的一部分獨立於我們之外而存在;我們認為這一個世界的歷史是由特殊的事件所構成,而我們或許是、或許不是這些事件當中的一部分;我們認為這些特殊的事物和事件是被囊括在我們日常交談的話題中,認為它們是我們在交談時可以談及的事物。上述這些說法,乃是一些有關於我們思考這一個世界的方式,以及有關於我們概念架構的說法。換一種顯然是較為哲學性的表達方式──雖然不會因而更清楚些──我們也可以說:我們的本體論裡包含了客觀的殊相。但除了殊相以外,我們的本體論裡還可能包含其他事物。

我的部分目標在於:展示我們用以思考特殊事物的概念架構之一般性和結構性的特色。我將從殊相的識別(identification of particulars)開始說起。但目前,我還不急著去概括性地說明我將如何使用「辨識」(identify)這一個詞和它的相關字詞,也不急著去說明我將如何使用「殊相」這一個詞。「殊相」這一個詞,儘管在應用的邊陲上模糊不清,但在哲學的用法裡無疑已經有了一種大家都已經熟悉的核心用法。所以,我目前只需要說:我對該詞的用法並沒有什麼稀奇古怪之處就可以了。比方來說,在我的用法中,歷史的事件、物質性的物體、人們和他們的影子都是殊相,但特質(qualities)、性質(properties)、數目(numbers)和物種(species)則不是;我的這一個用法和大家熟悉的大部分哲學用法並無不同。至於「辨識」、「識別」等這幾個詞,我則有幾個不同但密切相關的用法;我將在介紹它們的時候一併解釋這些用法。
 

 

 

 

東北網 2月29日,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獲悉,28日,鍾南山院士團隊論文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 截至2020年1月29日,研究團隊從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2家醫院中提取了1099例經實驗室確認的、由SARS-CoV-2引發的新冠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患者數據。該研究分析了患者各年齡段人群分布特徵、感染者癥狀、接觸史、影像學表現、治療手段、臨床轉歸(包括病死率)等。該研究指出,嚴格、及時地採取流行病學措施,對遏制疫情迅速蔓延至關重要,對於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仍需持續不斷努力探索。 ... 僅1.9%的患者直接接觸過野生動物 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關偉傑、梁文華、何建行教授和通訊作者鍾南山教授在「NEJM醫學前沿」回應,該研究首次收集全國範圍的新冠肺炎患者,通過分析大樣本量數據明確了該研究所確定的病死率(1.4%),與國家衛健委官方報導數據更為貼近;發現僅有1.9%的患者有直接接觸過野生動物的病史,在生活在武漢以外的居民中有31.3%的患者在近2周曾到過武漢,72.3%患者曾在近2周接觸過武漢地區人員。 值得留意的是,該研究指出,近一半的新冠患者在入院時可能尚未出現發熱,但隨著疾病進展,將近90%的患者出現發熱;明確了消化道癥狀較為少見,但是也指出了新冠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的證據(在糞便、胃腸道破損黏膜、出血處分離出病毒),提示社會各界需要注意預防糞-口傳播。 此外,該研究還指出確實存在部分核酸檢測陽性、有臨床癥狀但是在入院時無任何影像學異常表現的新冠肺炎患者,而且非重度患者中這類患者的比例遠高於重度新冠肺炎感染患者。 潛伏期中位數為4天 研究團隊表示,潛伏期主要根據患者上報最近一次接觸傳染源(疫區人員、野生動物)的時間以及首次出現癥狀(含疲乏、咳嗽、發熱等)的時間確定。整個人群的潛伏期各異,研究者使用了中位數以及最小、最大值以呈現潛伏期的集中、分散分布趨勢。 該研究發現,重度、非重度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潛伏期達24天。然而,仔細查閱整個人群的潛伏期分布規律,發現潛伏期大於14天的共13例(1.18%),而潛伏期大於18天的僅有8例(0.73%)。單純根據最小、最大值評估人群的潛伏期容易引起誤讀。 此外,長期居住在武漢或者與武漢地區人員接觸的患者,其潛伏期多為0天(接觸時間按照最後一天計算);研究者在剔除這些不合理數據後重新計算,得出最新的潛伏期中位數為4天。因此,為更好地表示人群的離散趨勢,研究者確定了潛伏期的四分位間距為5天(2天~7天)。 「三早」可能降低廣東新冠肺炎病死率 研究團隊還發現Covid-19的部分臨床特徵與SARS-CoV相似。發熱和咳嗽是主要癥狀,胃腸道癥狀不常見。這些特徵提示與SARS-CoV、MERS-CoV和季節性流感相比,SARS-CoV-2具有不同的宿主嗜性(tropism)。 在入院當初不發熱的Covid-19患者比例高於SARS-CoV(1%)和MERS-CoV(2%)感染患者,因此如果監測病例的定義側重於檢測發熱,則不發熱的患者可能會被漏診。淋巴細胞減少常見,而且某些病例達到重度減少,這一結果與近期兩份報導的結果一致。 該研究確定的病死率(1.4%)低於前期報導的病死率,原因很可能是樣本量和病例納入標準的差異。我們的研究結果與中國官方統計數據更為相似,後者表明截至2020年2月16日,51857例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為3.2%。由於輕癥患者和未就醫患者並未納入該研究,因此真實世界的病死率可能更低。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可能共同發揮作用,降低了廣東的Covid-19死亡率。 如何區分新冠肺炎和流感?研究團隊表示,儘管SARS-CoV-2和SARS-CoV具有更高的種屬相似性,但一些臨床特徵可以將Covid-19與SARS-CoV、MERS-CoV及季節性流感區分開來(詳情請參考論文原文的網上附件)。例如,季節性流感在呼吸科門診和病房更為常見。 對於未來研究方向,研究團隊表示,目前亟待明確病毒傳播的動力特徵、傳播途徑、病毒對人體組織的嗜性。既往已有研究用於預測我國新冠肺炎疫情的變化趨勢,然而其並未適當納入政府近期對各地採取的強有力干預措施、全國復工、武漢黃岡等地離城通道關閉對人群疫情變化趨勢的影響。因此,對病毒在人群中傳播的智能預測模型構建與驗證也是當前的工作重點。 編輯:王俊芳 責編:吳瓊 統籌:王剛、高長利 監製:陳寶林 往期回顧 ... /關注 ... /擴散 既然在看了,就點一下吧!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6BRO37x.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12315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西區韓系明星髮型風格專業剪髮推薦髮廊南屯復古卷燙髮推薦髮廊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新光三越附近完美的染髮效果專業染髮燙髮髮廊勤美誠品附近髮根蓬鬆燙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后里漸層漂染推薦染髮髮廊 神岡英倫油頭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燙髮技術最好的台中髮廊和平頭髮燙捲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和平韓系髮型 台中哥德式護髮染髮推薦北屯型男剪裁 北屯自然蓬鬆髮型修改推薦髮廊推薦染髮店 台中專業剪髮台中南區剪髮推薦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后里美式風格的質感男仕理髮推薦染髮店 霧面質感台中染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這款是爆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